锐减!上海5月第二批核准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公示名单发布
(锐减!上海5月第二批核准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公示名单发布)
内容摘要:上海5月第二批审核同意“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公示名单”发布,人数锐减。
近日,上海市5月第二批审核同意的“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公示名单”发布,申办类别延续以往的两类惯例,分别是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和“上海市引进人才”两类,全市共计核准人数仅76人。
从核准人数上看规模锐减,相比5月第一批次的423人规模形成鲜明对比,本次核准人数相当于本月第一批次人数的18%。而今年4月的两次核准同意公示人数规模都要大很多,分别是664人和860人。
好,我们来看一下这次的公示详情。
本次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核准公示名单共计30人,所属企业有外资、国企和民企;行业方面有医疗行业、汽车业、金融业,也有人力资源等。
本次核准的《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公示名单共46人,其中包含单独统计的浦东新区2名。而在这组名单中有两家企业特别引人注目,名单中19人同属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另外,沃尔沃汽车系公司也占了上述名单的6人。
这次核准名单所属企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传统民企头部企业如阿里系、腾讯、百度等缺席。
这或许是疫情所致吧,上海市已于6月1日全面复工复产。
期待家乡上海尽早恢复疫情前的活力!
还是要说明一下,因公示名单通常包括主调人、主调人所属公司、主调人家庭成员,所以因涉及隐私,故不在此全文附上公示名单。
资料:上海市政府网
编辑:大青浦房谈
往期精选(点击下方蓝色文字查阅):
青浦这里将被打造成全球顶尖人才创新社区和世界水岸小镇典范
有人欢喜有人愁,2022青浦公办学区划分现2处大的变动
规划又要变吗?“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的一张效果图”引发的思考
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最新规划出炉
@大青浦房谈
关注、点赞、分享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哦
买房卖房欢迎找@大青浦房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上海市居转户优化政策
- 移居上海,绕不开的落户、买房、上学三个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 人才引进真实案例!提前了解防止被拒
- 没有上海房产,要落户上海怎么操作?
- 2021上海居转户政策解读!“市场化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
- 7月2日起户口和居住证可以通过微信办理啦!指尖办事好方便!
- 问:居转户需要在上海有房产吗?答:不需要
- 浦东新区公办学校排序规则及条件!含小学初中、上海户籍及非沪籍
- 临港人才总量已突破9万人,三年累计落户8400余人丨市府新闻发布会
- 申请居转户,中级职称不是在上海取得的,可以用吗?
热门文章
- (落户上海)居转户二胎案例分析
- 高考复读生可以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医保吗?医保小知识了解一下→
- 高级证书≠高级职称!高级职称直接落户上海,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 魔都楼市!想在上海买房落户?满足这些条件才行
- 高级证书≠高级职称!哪些“证书”可以用来落户上海?
- 高级证书=高级职称?高级职称落户上海你需要知道?
- 高级职称落户上海,高级职称评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高级职称能快速落户上海,配偶也可以一起落户
- 高级职称直接落户上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高级职称直接落户上海应该注意什么?软考高级是否可以落户?
最新文章
- (必看)深圳落户政策2022最新版
- (汇总版)深圳市2021年最新公积金提取指南(建议收藏)
- 龙岗这个片区的居民,下周一起异地办身份证、入户等业务要去这儿办理啦|微推荐
- 龙岗区38位“深龙英才”选定心仪的人才住房
- 龙岗区2022年度“深龙英才”人才住房启动申请
- 龙岗这个消费券提前开抢啦;深圳免费培训又上新,不限户籍!丨早安,龙岗
- 龙岗31个项目集中启动,有学校、道路、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
- 龙华街道开展农村特困对象入户核查工作
- 龙华发布大学区积分入学办法,深圳户籍和非深户籍加分项有区别
- 龙华孩子们,航天课程工作坊落户龙华
推荐资讯
- 入户深圳,年龄会成为你的“绊脚石”吗?
- 2021年社保补缴条件是什么?补交材料包括哪些?答案来了,望周知
- 最全面的深圳户口落户流程指南攻略
- 深圳现在不交社保也能办居住证了!最新办理攻略!
- 想让孩子在深圳上学,买房还是入深户?许多家长都选错了
- 2018年应届毕业生入户深圳个人办理指南(流程+材料)
- 非深户为何一定要居住证?已办理退休,不再缴纳社会保险怎么升学
- 深圳落户“秒批”扩大至4种人才
- 注意:在深圳千万别以这种方式入深户,既买不了房孩子也无法上学
- 2017年入户深圳最容易,时间只剩两个月,今年之后政策或收紧!